中国消费者报讯(记者 孙燕明) 4月7日是第71个世界卫生日,世卫组织将今年的世界卫生日主题确定为支持护士和助产士,国家卫健委将中国宣传主题确定为致敬医护,共抗疫情。
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、第43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、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吴欣娟指出,中国护士在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展示了过硬的专业技术、良好的心理素质,很强的责任和担当意识,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。在救治患者过程中,也积累了一些护理经验,积极向国际护理同行分享。中国护理经验得到国际护士会和国际护理同行的高度认可。
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透露,截至2019年底,全国护士总数达到445万,比2018年增长35万,平均每1000人中就有3名护士,是近几年护士队伍数量增长最快的阶段。同时,护士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质也在不断提升,特别是在此次新冠肺炎的重症救治工作中,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她进一步介绍,在湖北武汉援鄂医疗队员达到4.26万名,其中护士2.86万名,占近70%。从年龄来看,80后、90后占护士总数的90%。从性别来看,女性护士有2.53万名,占援鄂护士总数的近九成。
吴欣娟强调,此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我们积累了经验,出台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护理规范指南,对规范新冠肺炎病人的护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,也为全球新冠肺炎护理工作提供了经验分享与支持。
在对重症患者的密切观察和整体护理过程中,中国护士充分发挥了医疗与护理的协调作用,切实提高患者的治愈率,降低病死率。
同时,在总结湖北省重症患者临床护理经验的基础上,国家卫健委发布了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、危重型患者护理规范》,明确了新冠肺炎重症病区的设置、人力资源的管理、病情监测和护理相关措施等内容,从而实现了护理工作与医疗工作的密切配合,特别是重视患者的基础护理、专科护理以及心理护理,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治疗效果。
北京协和医院援鄂医疗队的护理团队在精心救治患者的过程中,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护理相关操作标准,并推出《实用新冠肺炎的护理手册》《重型、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整体护理专家共识》。
在救治患者过程中,医护工作相辅相成、密不可分的。 吴欣娟表示,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归纳总结治疗思路,为患者制定有效、切实可行的诊疗方案,开具医嘱。护士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和细致周密的护理方案,并具体实施。为了加强医护间的沟通与协作,护士要参加医生的病人床旁交接班和查房,充分了解医生的治疗思路,医生要根据护士的病情观察和反馈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面对突发的新型传染病,患者可能会产生焦虑、恐惧和无助等不良情绪和心理障碍,主动疏导患者的情绪,进行安慰、鼓励和精神上的支持,是护士一项重要的工作。
吴欣娟表示,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和精神支持就像一剂良药,能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。加强与患者的交流能建立彼此间的信任,通过分享救治成功案例、告知患者病情控制的情况,给患者以信心。由于没有家属的陪伴,可通过帮助患者使用手机等通讯设备,鼓励患者与家属和朋友沟通,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。
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表示,新冠肺炎进一步凸显应加大对护理队伍的投入,现在世界各地的护理人员正在与新冠肺炎斗争的一线工作,他们不知疲惫、不分昼夜拯救生命保护他人。他强调,我们要感谢护理人员所做出的贡献,同时也要坚定地支持他们的工作,并对他们进行保护。他们应该在没有任何暴力和侵犯的情况下工作,他们的权利应该得到保护,这是一个值得被尊重的行业。
下一篇:习近平同 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